2017/08/10

漢娜鄂蘭:人們成為「勞動動物」之後,空餘時間只會拿來消費

一九五八年,德國哲學家漢娜.鄂蘭(Hannah Arendt)出版《人的境況》,她在書中對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迫使人們成為「勞動動物」進行嚴厲的批判。時過五十多年,我們仍然沒能逃脫勞動動物的困境。



積極生活三概念:勞動、工作、行動


漢娜.鄂蘭將歷史上人類的積極生活區分成:勞動(labor)、工作(work)、行動(action)。關於這三個字詞,今日我們時常混談,但鄂蘭認為,在西方字源學的脈絡下,這三者有著明顯的區隔:


  • 「勞動」:以維持生活為目的,為生活的必需而產出。勞動永不停止,也不企圖創造任何永恆的事物。勞動不斷周而復始,所有的努力是以立即消費作為呈現。
  • 「工作」:以技藝者的姿態呈現。舉凡古典社會當中的建築、雕刻、書畫、文章等,都是對於技藝極致的追求。其為留下名山事業於世界,其產物常是恆久的。
  • 「行動」:是三者中較特殊的概念,指的是人自由地對公眾進行互動,向他人呈顯出自己的故事。在現代相近的例子如:表演藝術、公共演說。對鄂蘭來說,「行動」是人類「自由」的充分展現。


「勞動」的古今對照


在古希臘時期,「勞動」僅為奴隸的生活形態。為了維生,奴隸必須忍受社會結構對他所施加的必然、以及主人對他的統治。但「幸福」的先決條件卻在於生活上的「自由」,而「自由」的先決條件卻又是一種能排除只以維生為主要目的之生活方式。


隨著現代化社會發展,「勞動」從原有家庭私領域中所附屬的奴隸型態,被解放至維繫公領域社會運作的分工之中。現代社會每個人的職業身分,都是基於「勞動」而作,基於維生而為。再也沒有古代人才有的:純粹為了追求技藝極致的「工作」、純粹追求個人「行動」上的理想而出現的職業。即使在學術、藝術、政治這類與產品製造出來較遠的領域,人依然無法擺脫以下困境:


學術:在古代可以有大思想家,但在學術分工的今日,所有思想者都要為升等產出、教評、以及服膺分工的要求而思考,要以思想為職,也是為了維生而思。


藝術: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自由無虞地創作,在商品化與傳媒化的現代,支撐藝術商品化的是普羅消費大眾的市場取向,比起古代來說,以純藝術為職少見的很。贊助「商」以投資取向衡量藝術品,再也難以得見因偶然的伯樂之識,而純粹默默收藏以支持其生計的人。


政治:現代民主化後,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必須考量選票市場需求,從政者無法純粹地成為一名理想者,投身政治變成一種在各方利益間的平衡。政治成為市場迎合,政治參與更不是古希臘所強調的人類必要德性、也不是中世紀所見的獨領魄力。


於是,現代化社會成為純粹以市場為考量的社會,人們用商品購買力來判斷彼此的地位,從事無法商品化的「工作」或「行動」的人,被視為魯蛇(想想看那些吃不飽的藝術家)。


不管是右派起源的亞當斯密,或左派起源的馬克思,均將「勞動」視為理論的核心地位,而非對勞動這一大前提做出進一步的質疑。因為「勞動」一詞與商品製成相連,人們鄙視沒有產值的事物。


「勞動」有什麼不好?


也許有人會問,成為一個「勞動動物」又有什麼不好的?雖然勞動以維生為目的,但這也代表不斷勞動可帶來更好的物質條件,不是嗎?答案很簡單,套句鄂蘭的話來說:


當可怕的必然性使勞動對於維持生計來說變得不可或缺時,卓越便是我們最不可能從中期望獲得的東西。


甚至,鄂蘭還對勞動動物的物質追求下了更強烈的評語:


勞動動物的空餘時間只會花在消費上面,留給他的空閒時間越多,他的欲望就會變得更貪婪、更強烈,這些欲望也會變得更加精緻,以至於消費不再限於必需品……因為只有勞動動物(而不是技藝者或行動者)才會一直想要「幸福」,並且認為作為一個凡人是幸福的。


鄂蘭認為,消費的過程並不能讓我們更貼近凡人,然而商品化製成與購買的現代意義,卻把我們給洗腦了。


何謂「幸福」與「卓越」?


在早期認知心理學家的研究中,認為「多巴胺」是一種觸發快樂與幸福感的物質。而實驗中發現,看帥哥或美女、享受性愛、品嘗美食、得到他人的讚許、追求物質條件,或是看到「錢」時,大腦都會分泌大量的多巴胺物質;甚至只是在「預期」這些事物時,大腦便在分泌了。


但在二○○一年,史丹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克奴森(Brain Knutson)發表了一項可靠的實驗之後,心理學家們開始有所改觀。這項實驗發現:多巴胺的功用只是在於「期待酬償」。人們會因著多巴胺的刺激去追求目標,一旦到手,多巴胺便開始下降,又再找尋新的多巴胺刺激。但在這過程之中,人們感受幸福的大腦區塊並無運作。於是追求多巴胺而活的人,在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中奮力,就像條巴夫洛夫實驗中的狗,不斷受到制約,在社會的報償運作框架下成為一隻「勞動動物」,不斷奮力直至乾枯為止。


真正能觸發幸福反應的事物,反而只是很微不足道的事情:累的時候小小休息一下的片刻、六到八小時充足的睡眠、和親友無目的性的談天、充足而純粹玩樂性的運動、還有自由而無目的性的思考或創作等等……。研究發現,人只要能維持基本生活條件,就能無礙於對幸福的體驗,幸福與實質收入和社經地位並無必然關係。從這裡也不免佩服鄂蘭在五十年前就已經注意到幸福的重點在於:不以生計而活、純粹關注在為創作而作。

所以,鄂蘭強調「自由空間」,並強調在自由中產生的「卓越」。她所謂的卓越,是自我在公領域之中藉「行動」展現的優秀,但進入現代社會後,這種優秀大幅被壓縮,因每個人只是在完成上級所給定好的交辦事項中,追求符合標準。套句現代人常說的話:「要我多做,這有錢拿嗎?」或者是:「要做更多的目的是什麼?」但對於「卓越」而言,卓越本身的展示性就是其目的性,沒有什麼其他目的。

文章與作者資訊
完整來源:閱讀最前線
作者:梁靧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