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11/27

閱讀心得《做工的人》


2020高中寫作班 新竹女中一年級 黃敬媛

社區外圍已經連續施工好幾個月了。隔著一片玻璃,外頭似乎隨時都能看到工人們來回走動的身影,而這本《做工的人》恰巧勾起了我的好奇心,給了我一個機會去探索、深入那玻璃窗外的故事。

回想每當經過路邊休息的工人時,我總會不經意地加快步伐,一刻也不願多留;「菸酒、髒亂、低學歷」這些膚淺的刻板印象,是在哪個瞬間如此不負責任地進入了我的腦海?學堂中的種種所學:術業有專攻、人人生而平等、職業不分貴賤……,現實中卻又毫不吝嗇地為他人貼上一個又一個標籤,格外諷刺。

「刻苦耐勞」一詞或許只有他們能真正與之相匹配吧!那黝黑曬傷的皮膚、日漸耗損的關節、一處處感染的傷口便是最不忍直視的鐵證。為了養家與生活,他們利用酒精、偏方甚至是毒品來提振精神、麻痺痠痛,犧牲了健康只盼那微薄的薪資能稍有增長。

他們飲下的不只是酒,更是為家庭付出的愛、被資方壓榨的苦。

作者看見每每有警察到工地抓捕外勞時,往往是最弱勢的工人會哭著幫忙求情;遇到碎嘴連連責備便利商店店員的「奧客」,他們則毫不猶豫選擇為店員出聲。「畢竟做工的疼惜做工的」,這般露骨的事實隱含了作者多少的無奈,沉甸甸地壓在我心頭。迫於社會體制的漠視與不公,他們只剩彼此互相憐惜,在無情的剝削中相濡以沫。

在《報導者:357天等待職災補償的折磨──一名泰國移工之死》中,拜倫,一名泰國移工,在操作儀器時被數噸重的鐵塊壓傷腹部,以致他往後的飲食及排泄都得依賴一根細小的引流管,卻遲遲等不到職災給付。考慮到龐大的醫藥費以及時刻仰賴他人生活的後半人生,為了不願成為兒子的負擔,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跳樓輕生;然而如今即使犧牲了人命,雇主仍只願意支付拜倫的部分薪資。

一旦成為工人、移工,似乎便宣告著「人權」二字的消亡。「若勞工要申請職災勞保給付,必須由雇主在申請書上蓋章」,可以想像有多少申請在第一關就被擋下,惡意脫產、銷毀證據、私下和解……,雇主規避職災賠償的招數更是數不勝數──此刻我才恍悟,金錢的誘惑遠比我想像的還來得兇狠、殘酷。這些社會底層的勞工們每天都得冒著被棄如敝屣的風險,在這看似無法翻轉的人生中堅韌的生活著。他們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,卻成了那些不公與惡行的溫床。

在權力者強烈的欺壓下,相反地,工人們願意動身為拾荒者整理好數袋寶特瓶、鐵鋁罐,為的是希望能盡一絲棉薄之力溫飽他們的三餐;他們不願穿著充滿塵土的靴子進入店內,為的是避免給店員增添不必要的麻煩,這些並非理所當然的善良,而是他們比常人更懂得同理,換來的卻是旁人異樣的眼光。這是他們不應接受也不該承擔的。

作者將說不出的心疼化為文字,卻似乎只能以無奈的嘆息收尾;理解了他們背後所付出的辛酸,卻又只能埋怨自己的無能為力。還要有多少的犧牲,才能喚醒社會對他們生而為人的尊重?

再次望向玻璃窗外,凝視中,一股不捨頓時湧上心頭,多的是一份一言難盡的敬意。多虧此書,讓我得以進入他們的世界,讓彼此的距離得以消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