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高三 王藝錡
大部分技術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磨練,想在一個領域中達到頂尖,更需要投資幾乎所有的人生才能成功。但比起這種日復一日不斷研磨的生活,我更想過著多彩多姿的每一天,成為一個通才。
自小習琴的我,非常了解「專精」的代價。一絲一毫在指尖的變化都會帶來致命的錯誤,因此練成一首曲子就要花上好幾年,更何況是掌握所有的技術與歌曲?時間是成為專才的成本,他們靠著毅力與耐心投注一生以換來一個完美,然而習琴過程中我最常聽的評語便是:「音樂很有趣。」,也是這一點使我的音樂更脫穎而出。能夠做到這點,正是因為我廣泛的接觸。
在別人閉門苦練時我在到處旅遊、看展、看書,接觸不同的人、不同的世界,而這成就了我的音樂中的內涵。專才或許能在某一方面深刻的體驗,但世界如此廣大,唯有通才才能擁有開闊的眼界、豐富的知識及多樣的視角,並將之融和,重新認識每一個領域。這是專才所無法做到的,再認識新事物後,才可能看見每個領域中更多的可能性,達到新的高度,而這也是為何我想成為一名通才。
除此之外,也是與生俱來的個性,使我想成為一名通才。再體驗過幾十天中,每天苦練十五小時的琴藝,對著每個小節不斷琢磨的地獄後,我便認定自己比起如此專精在某個領域,更喜歡廣泛的接觸不同的事物。自小對所有事物感到好奇,促使我培養多元的興趣,也使我樂於接受來自任何專業的知識。這樣的個性,比起專才,顯然更適合成為通才。
一段音樂,倘若只有漂亮的技術而缺少豐富感人的內涵,那必定不會悅耳。比起某方面的專家,我更想成為一個有著多種才能,面面俱到的通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