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高三 蔡伊瑄
傳統上對職涯建議,往往是找到一個專精領域,一個地基。然而我認為,在達到一定能力後,通才的橫向發展較專才擁有更多的機會與發展空間。
在具有強大制度化篩選機制的市場,專精於某領域的價值較低,亦容易被取代。相反地,通才能夠濃縮不同領域的精粹,融會貫通後呈現出多面向、創新而更貼近人性的選擇與效果,令人驚豔。因此,我想成為通才。王大閎是台灣一位從建築到文學通才的「文藝復興人」。兼具建築與文學人的身分,他代表著已然逝去的風骨與典型。雙修英國劍橋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的建築系後,他以文字為建材、構築、傳承空間中中華古典的打造即變化。不論是設計亦或文學,他不以具象的援引,而是在精神面轉化對於建築與文字的連結。建築為凝固的文學,文學為流動的建築,聚合了兩領域的鍵結,展拓了兩領域的視野。
我想成為通才,因為我希望能以一己之力橫跨不同專業,想見證不同領域邂逅點燃的熾烈火花。我認為我有豐沛的創意與理念,也有不拘格套的個性,在吸收各領域的新知後,我渴望融熔為我個人創新的獨特見解,讓他人對於我各領域間的排列組合大開眼界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